对于一家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来说线上配资平台网址,获得国际权威ESG评级机构的认可并非易事。2023年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丽珠集团”)斩获MSCI(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)ESG最高评级AAA级。目前沪深港上市公司中获得MSCI AAA评级的企业仅有8家,丽珠集团是全球制药行业中首家获得MSCI AAA评级的中国企业。
今年,丽珠集团还首次入选标普全球(S&P Global)发布的《2024年可持续发展年鉴》。在参评的全球9400多家企业中,入选该年鉴的中国制药企业仅3家。这家位于广东珠海的老牌制药企业,为何能获得两个国际权威ESG评级机构的认可?
在丽珠集团副总裁、董事会秘书杨亮看来,从最初在监管要求下被动披露ESG信息,发展到ESG深度融入企业文化,再到获得国际权威评级机构MSCI最高评级,丽珠集团稳扎稳打走过了8年时间,ESG也已经内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。
对于低调务实的粤商来说,丽珠集团走过的路,或许值得借鉴。
8份ESG报告的蜕变之路
南方财经:丽珠集团2023年获得了MSCI AAA评级,请你介绍公司是如何推动内部ESG治理并获得评级机构认可的?
杨亮:丽珠集团的ESG披露工作最开始是在监管要求的推动下开始的。2014年丽珠从B股转到H股上市。2015年底,香港联交所对ESG披露相关监管要求进行了重大修订并开始迈入强制披露阶段。据此,丽珠集团从2016年开始编制第一份ESG报告,至今已经有8个年头。
自2018年首次纳入MSCI(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)ESG评级以来,丽珠从最初的B级,基本一年一个台阶,提升到2023年的AAA,稳扎稳打走过了ESG平稳提升的进程。
我们从2021年开始主动回应MSCI评级,是希望通过MSCI这种国际权威评级机构,对标参评企业中的最佳同行,推动企业内部与ESG相关核心议题,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相关重要议题的改善。
这种理念在公司早期就已经在高层管理团队中达成了一致共识。早在2017年,丽珠便初步搭建了ESG管理架构,成立了由公司总裁和各相关职能负责人组成的ESG领导小组作为ESG治理机构进行落实。随着香港联交所对披露要求的强化,2020年,我们将这项ESG架构的最高层级进一步提升到董事会层面。
在对标交易所披露要求和评级机构评判维度过程中,丽珠的ESG团队做了非常细致的对标分析工作,包括聘请国际知名的专业ESG咨询机构和报告编制优化的服务机构等。这些服务机构对国际评级体系的内涵有非常深的理解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我们一方面进行自我梳理和改善,另一方面也获得服务机构提供的最佳实践案例和建议。
在内外部评估后,我们会针对医药行业的特点并结合自身实际,有选择性地、分阶段性去实施改善行动,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也会同步丰富完善ESG报告。近年来,我们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评级机构的正反馈,我们也进一步得到了ESG能力提升为企业经营和业务发展带来的正向反馈,ESG已经成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。
南方财经:为什么要对标MSCI评价体系进行改善?
杨亮:我们意识到,ESG能力的提升必将有益于丽珠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的进程。医药行业是强监管行业,尤其在创新药研发、临床的审批标准和审批规则、质量管控等运营方面都必须高度与国际接轨。我们希望向国际一流的企业看齐,对标进行内部管理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。
多年来,我们已经养成了习惯,在每年确定ESG报告议题的时候,会从最新的监管机构的要求、最新的国内和国际发展趋势和利益相关方关注的重要议题出发,来确定公司当年度的实质性ESG议题以及ESG报告的披露维度。
但同时我们也在反思,国际评级体系虽具备广泛的参考价值,但其部分议题在直接应用于中国企业实践时,可能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。因此我们并没有在这些议题上过多地追求高得分表现。相反,我们更加注重将ESG理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,在报告中融入了更多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议题,例如党建、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等。
因此在对标国际评级的过程当中,企业有表现好的亮点部分,也有差距大的落后部分。我们会继续坚持问题导向,根据实际情况对可以提升的核心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,对一些差异化的不太符合中国国情的指标,就适当地减少精力投入。
南方财经:医药行业在提升ESG表现方面与其他行业有何不同?
杨亮: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产品质量、安全性和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,因此产品在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的全过程都面临着非常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。丽珠从成立之初,便非常注重产品质量体系的全生命周期建立和不断完善。目前,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得非常全面到位,这一项在ESG评价体系中得分较高。
此外,医药企业必须非常注重“普惠健康”的理念。而这也是在国际评级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议题。它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。
从可及性上来说,我们会关注产品能否让更大范围的人群去使用和获益?我们会将产品销往东南亚、南亚及非洲等地区,也会把部分技术输出到发展中国家并积极开展技术交流,让全球更多地区的人民群众能够用上我们的药品,以及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和提升医疗产品的生产制造技术等。
从可负担性上来说,我们会关切能否减轻患者使用药品的负担?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,包括在不同市场采用与当地收入水平相匹配的公平定价政策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供应链等方式降低药品价格、尽力推动药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等。
以上这些都是医药行业在提升ESG表现上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。
挑战来自对理念的认同
南方财经:企业一开始在内部推行ESG时,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?
杨亮:从经验来看,个人认为内部的挑战之一来源于业务部门一开始未能正确理解ESG理念。这会导致高层的决策理念在内部得不到有效沟通,从而影响执行的效果或影响改善行动的落地。
ESG的改善活动最终是要推动业务的发展。从刚开始被动地披露,到接受度慢慢提升,再到我们的改善活动对业务部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,在这个过程中业务部门对我们的工作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, 形成了“ESG促进业务, 业务反哺ESG” 的良性循环。
举例来说,我们在很早之前就对标评级机构议题的建议,完善了公司内部有关制度。一开始业务部门可能不理解,但在我们推动这项改善工作后不久,国家层面或交易所就出台了相应的监管要求,说明了我们的ESG对标行动往往领先于行业等监管要求,也验证了我们先行一步开展ESG改善行动的正确性。通过一次次的改善行动,公司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商业机会,业务部门也对ESG治理的认可度不断提高。
第二个挑战,是ESG改善活动必然带来企业短期的资金投入、成本投入或是资源投入。在这项工作上企业整体愿意付出的成本有多少,相关的业务部门是否愿意承担,这些都需要企业高层平衡取舍。
丽珠的董事会在ESG管理改善方面的理念高度一致。在考核体系上,我们从董事会开始,要求所有的高管,包括二级企业的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KPI考核指标当中有10%的比例与ESG绩效挂钩,从考核上提升了高管以及核心管理层对ESG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,保证了很多管理改善活动能够积极落地。
第三个挑战,我认为是ESG专业人才的短缺。ESG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,目前相关人才还是集中在披露层面。对于ESG体系的构建,将ESG战略与实际业务结合能力的人才,包括在碳减排的整个议题之下的专业人才,企业内部非常稀缺,需求也愈发迫切。
南方财经:在对标国际评价体系进行多年的治理后,企业内部的观念有什么转变?
杨亮:过去,国内很多优秀的企业主动披露的ESG报告更偏向于社会公益,如捐赠、扶贫、帮扶议题。
事实上,在企业内部推行了多年的ESG治理后,我们对ESG理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。ESG不是空中楼阁,而是和具体业务息息相关的。ESG要求企业在共赢、绿色、低碳等中长期可持续的目标指引之下,去思考企业的商业逻辑,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到生产、销售环节、营销策略制定等全流程进行改造。因此企业需要在ESG理念指引下思考如何将公司的业务体系融入ESG改善的活动当中,并测算好投入产出比,在平衡各方利益的情况下,分阶段逐步推进。但企业必须意识到,这不是一件额外增加成本的事。
ESG理念在海外最早是投资人在关注。随着ESG投资的发展,投资人对投资标的提出了更多要求,希望被投企业不单纯以财务指标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,而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,并推动供应商和客户一起参与其中。
近年来,中国在ESG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监管和指引体系也发展迅速。今年以来,三大交易所、财政部、国资委都出台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准则要求,目前统一的 ESG披露的标准正在加快落地。
我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企业在统一的披露要求之下,逐步地加深认识,在ESG管理改善的过程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ESG与新质生产力
南方财经:ESG治理理念能否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?
杨亮: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绿色,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与ESG的要求不谋而合。企业在推动自身数字化改造、产品创新研发、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、精益生产、节约能耗等一系列降本增效、提高效率或者智能化、数字化的过程,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,也是ESG治理提升的过程。在这一过程中,企业应在ESG大主题下,结合自身行业特点,更多地总结企业的实践。
南方财经:对大部分未上市的粤商来说,在ESG披露标准日趋统一和“双碳”大背景下,企业如何提升ESG治理水平?
杨亮:粤商的优点是非常务实,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企业的经营和中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上,因此粤商精神与ESG发展理念是非常契合的。但提升ESG治理需要投入资源,企业需要平衡短期长期利益。这一点也是粤商提升ESG治理需要面对的问题。
我认为ESG三个领域中,“G(治理)”占据着最为核心的地位。企业只有在治理机制得到保障后,才能推动内部落地更多改善环境和社会议题的措施。提升企业自身的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能力,不仅仅是满足监管要求的必要之举,更是赢得客户信赖、吸引投资目光、拓展商业版图的重要基石。
因此,我建议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行业特性,梳理出相应的ESG重要议题,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。对于自身已经做得很好的方面,通过海内外通用的ESG语言将其翻译出来,对外展现企业的良好实践与成效;而在对标过程中发现的短板,企业应秉持开放学习的心态,并通过关注优秀同行的ESG表现,对照并不断提升自身的 ESG治理水平。
最终,我相信这个过程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评级方面的提升,更是其转型升级、创新发展、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契机。它将引领企业步入一个更加绿色、和谐、共生的发展新阶段线上配资平台网址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的粤商力量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专业炒股配资观点